本報訊 (記者 蒲蘭) 講述老成都街巷傳奇故事,品味蘊藏其中的成都味道!昨日,成都故事“老成都街巷”專場故事會正式啟動,作家溫志航來到故事大廳,首場講述的就是咱們成都人都熟悉的總府街的故事。
  總府街東起福興街,西至暑襪街,明王朝在此設立“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暗察司”和“都指揮使司”,統稱“三司”,為全省最高軍事長官的官府,因而叫“總府”。民國至現在均保留此街名,街長400米,寬14米。總府街與春熙路相接,商賈繁榮,車水馬龍,人流如潮,故與春熙路齊名。昨日的故事會上,溫志航先簡單介紹了總府街街名的由來,然後又一一細數了總府街上那些老成都特色標誌。
  說起總府街上的老成都地標,就不得不提到王府井。溫志航說,現在總府路上王府井商場所在位置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是老成都的智育電影院。當時影院大門為歐式建築,大門左右都有波浪形的精美雕飾圖案,大門兩側各有一尊希腊少女手擎火炬的雕塑。門前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廣場前有一圓形噴水池。兩邊牆壁有大幅電影宣傳油畫。當時這裡算是成都“最洋氣的地方”之一。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智育電影院改建成紅旗劇場,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紅旗劇場才華麗轉身,有瞭如今的王府井百貨商場。
  除了王府井,在總府路上還存留著許多老成都人的記憶,其中讓人念念不忘的就是位於總府路上的老成都曲藝書場。溫志航說,50多年前的老成都春節,許多人吃罷賴湯圓之後,都會習慣性地走進總府街18號的市群眾藝術館(現改名為市文化館,搬遷至草堂路),用2角5分購票後則進入左側的五月曲藝書場。這書場是與川西文聯建立的,由文聯派出劉棟、車輻組織曲藝名家登臺獻藝,後來成立市曲藝隊。在這裡,揚琴、金錢板、相書、川劇、清音、飛刀花鼓等老成都民間藝術輪番登臺上演,而鄒忠新、李月秋、楊慶文、曾小昆、吳曉樓等民間藝術大師是曲藝書場的主角,餘音繞梁,讓人現在想起來都久久回味。  (原標題:老成都的總府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qtfubw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